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30章 也就《倚天屠龙记》的水平(1/2)

1980我的文艺时代 坐望敬亭 4195 2023-07-18 20:21
听书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七月中旬,这天一大早,王府井书店刚开门,等在书店门口的读者们便一窝蜂的涌进了书店。

  这阵儿各个大中小学刚刚放假,也是燕京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王府井书店里面有空调,一年四季冬暖夏凉。所以每到这个时候,这里就会成为这些学生们在暑假当中每天消耗时间最多的地方。

  不光是在王府井书店,在很多大城市的新华书店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进到书店的读者以学生为主,有些小学生还有家长陪同。

  大家一进书店,最显眼的就是门口的报刊架,这里摆放的都是各类杂志刊物。

  今天的报刊架上,跟往常一样摆了很多的杂志,其中有一份杂志底下特地贴了红色的标签,上面写着“新刊上市”的字样。

  进店的小学生们几乎没人关注书报架,一进来就一窝蜂的跑向了儿童读物和科普读物区域。

  只有一少部分大学生高中生停留在了报刊架边上,不少人都被报刊架上“新刊上市”的字样吸引住了眼球。

  新刊上市指的不是刊物每个月的上市发售,而是新创立刊物的创刊号,每年国内成立的杂志刊物有很多,但能摆到新华书店里面的却不多,能让学生们赶上的时候就更少了。

  《九州英雄志》,这个名字很吸引眼球,更吸引人眼球的是杂志的封面。

  漫天黄沙下,侠客头戴草帽,身披长袍,腰挂一柄长刀,胯下骑着青鬃马,扑面而来的江湖气息瞬间便让看到封面的学生们无法挪开眼睛。

  “九州英雄志”这个名字,再配合上江湖味十足的封面,有个留着三七分发型的高中生忍不住将杂志拿起来。

  杂志封面的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天下第一》小钻风。

  看过杂志的都知道,这应该是这一期杂志的头条作品。

  翻过目录,来到正文内容,第一页便是封面上的头条作品《天下第一》。

  “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第三子朱祐樘继位大统,年号弘治。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驱逐奸佞,大开言路,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史称‘弘治中兴’,史官有云:‘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史称明孝宗。其子朱厚照即位年号正德,正德帝宠信宦官,亲近佞臣,耽于游乐,导致朝廷斗争越趋激烈,百姓民不聊生。

  其时,宪宗皇帝留有一子朱无视,因是庶出,性情又桀骜不驯,不为先皇所喜,自年轻起便放弃荣华富贵,浪迹江湖,因其武功高绝,江湖人称‘铁胆神侯’……”

  后世的二十一世纪,武侠名家死的死老的老,人才凋敝,再加上读者对武侠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武侠早已走向没落。

  自梁羽生金庸起,无论是内地香江还是湾岛,武侠改编影视作品是常态,其中有不少武侠也因为影视改编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

  但在2000年以后,武侠改编影视作品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能拍的都拍了,能改的都改了,观众早已对武侠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到了厌倦。

  就在这时,一部武侠电视剧的横空出世,凭借一己之力再次将武侠这个题材拉入了观众的视线当中。

  这部电视剧便是《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是纯原创剧本,新鲜程度自然吊打那些已经被改编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金庸古龙武侠作品,但它的成功并非只是因为它的新鲜。

  《天下第一》的故事架构宏大,以明朝中期为背景,庙堂与江湖各方势力交织。

  群像人物塑造生动饱满,大奸似忠的铁胆神侯朱无视重情重义的段天涯沉默桀骜的归海一刀女扮男装的上官海棠古灵精怪的成是非……每一个角色的故事线都极为出彩。

  情节设计充实紧凑,铲奸除恶兄弟情义男欢女爱阴谋背叛……各种情节因素汇聚在一起,让观众应接不暇。

  有人曾说,《天下第一》是国产武侠电视剧的分水岭,在《天下第一》之后,再难找到一部作品能与之相媲美,甚至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是一首绝唱。

  林为民对于这种说法大部分是认同的,他当年看完这部电视剧,最大的感觉是,这部电视剧应该称之为弱化版《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金庸创作生涯的巅峰,金庸在中为读者描绘了一个雄奇瑰丽的武侠世界,尤其是群像写法极为出彩,这部同时也是中国武侠不可逾越的高峰。

  《天下第一》在世界观架构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都堪称优秀,但毕竟是烂片之王王晶攒的电视剧,他这个人有才是有才,但真不把拍电影电视剧当成艺术。

  反应在《天下第一》上,缺少的就是一股精益求精的劲头,略显粗糙。

  林为民这次为了《九州英雄志》的创刊,决定开个小号写一部武侠,第一个选择便锁定在了《天下第一》上。

  因为熟悉电视剧,他自然知道其中的优缺点,在创作当中尽可能的规避这部作品当中的一些缺点,再精雕细琢一番,成文质量对比电视剧更上一层楼。

  这个年代的武侠读者,基本都是受盗版的香江湾岛武侠作品熏陶。

  近些年来虽然国内的武侠作品虽然层出不穷,但能让这些读者看了拍案叫好,与香江湾岛作家一较高下的却少之又少。

  也是因为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让不少武侠读者对于内地的武侠很看不上眼。

  非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大概就是“屎里淘金”。

  但这些读者同时又乐此不疲,他们的动力全是来自于对武侠的热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
next
play
next
close